微信扫一扫
老师有没有权利惩戒学生?
学生犯什么错需要惩戒?
何为惩戒适度?
近日,教育部颁布
▼
《规则》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,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,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,强调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,是学校、教师行使教育权、管理权、评价权的具体方式。
这些情况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惩戒
《规则》指出,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,学校、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、扰乱秩序、行为失范、具有危险性、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。
一般教育惩戒
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,包括点名批评、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、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、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、课后教导等;
较重教育惩戒
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,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、承担校内公共服务、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、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;
严重教育惩戒
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,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、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,包括停课停学、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、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。
作为老师绝对不能有这些行为!
3月1日起,全面实施!
《规则》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。下一步,教育部将积极指导推动各地、各校贯彻落实《规定》,依据《规则》健全教育惩戒的实施、监管和救济机制,让学校、教师会用、敢用、慎用教育惩戒,让家长、社会理解、支持、配合学校、教师教育和管理,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。
河北早在2019年就
明确了教师教育惩戒权
2019年12月1日,河北省施行《河北省学校安全条例》,《条例》充分回应社会关切,明确了安全范围、各方职责,强化校园欺凌防范,明确治理“校闹”,加强师生权益保护,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机制,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,制定学校免责条款,学校安全有了法治保障。
据《河北省学校安全条例》第四十条,规定了教师教育惩戒权的使用范围:学校对不遵守校规校纪、有欺凌、暴力等不良行为的学生,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惩戒措施。
既不能对学生造成心理阴影
又要有惩戒效果
让学生意识到错误
教师如何掌握好这把“戒尺”的尺度
又将另一个现实问题~
对于“教师教育惩戒权”
你怎么看?
欢迎文末留言交流
来源:教育部官网、河北发布、网络等
免责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(jingtanggang.net)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版权证明材料确认版权。